[2025]磚城之旅_磚頭小知識標題

磚頭是台灣本土的重要建材,以家的形式連結了這塊土地的記憶。配合配合彰化走讀藝術季,團隊以製作各式各樣磚頭製作了作品,並附上介紹,希望觀眾們在遊玩的過程中,認識磚的故事,也許可以在老街散步的時候發現更多的樂趣!

彰化縣城簡史

彰化縣城的興建始於雍正十二年(1734),最初以刺竹圍城。然而,在林爽文之亂期間,刺竹被砍伐殆盡。雖然亂後清廷仍命令重築刺竹,但地方人士希望建造更堅固的城牆,卻因當時頻繁的叛亂而未能如願,清廷擔心堅固的縣城會成為叛軍的據點。

隨著海盜活動日益猖獗,尤其是嘉慶九年(1804)蔡牽發動大規模侵擾,蔡牽之亂使清廷意識到臺灣的富饒已成為外國與海盜勢力的目標,進而促使清廷考慮興建磚石城以加強防禦。

在防禦計劃中,地方士紳提議將八卦山納入城內以提升防禦效果,但因成本高、城牆位置和大小有所調整,最終於嘉慶十六年(1811)動工。當地土質鬆軟,工程斷斷續續進行了約十三年,直到道光四年(1824)竣工,成為臺灣第一座磚石城,城壁皆由紅磚砌成。

彰化縣城緊鄰主山八卦山,並連結數十里的八卦山脈,因此有「依舊址而窺之,似葫蘆吸露之漾。以地勢而向之,若蜈蚣照珠之形。」的說法,將山脈與縣城看作葫蘆跟露水、蜈蚣與珍珠的關係

有名字的城門

這座城有四個城門:東邊是「樂耕門」、南邊是「宣平門」、西邊是「慶豐門」、北邊是「共辰門」。雖然磚城在日治時期因都市規劃被拆除,但它的故事仍留在我們生活的城市裡。

(一)、依「方位特色」為名

中國地理觀念以北方為中原,南方則視為邊疆,因此南門以教化之意取名「宣平」。北方代表帝王所在,論語中提到「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眾星共之」,因此北門取名「拱辰」。

(二)、依「四時」為名

中國自古為農業社會,依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的季節劃分,故東門以春意取名「樂耕」,而西門則以秋意取名「慶豐」。

台灣煉瓦的TR是高級的象徵!

日治時期,由台灣煉瓦株式會社(Taiwan Renga)生產的磚材品質優良,一級品磚面會印有「TR」字樣作為商標識別。

三美路商會的S是稀有的標誌!

1914年由英商三美路商會(Samuel & Samuel Company)製造的建築磚材,品質優良風靡於當時台灣北部,但是僅僅四年,於1918年被台灣煉瓦株式會社併購,磚面上有「S」字樣。

燒焦也會產生獨特的風味!

火頭磚也叫火燒磚,焦黑的碳燒痕跡是因在窯燒過程中靠近火源,高溫導致表面變色,所以較常被用來做外牆裝飾。

有錢人喜歡的煙燻燕子尾巴!

燕尾磚的磚胚會以採斜向疊加的方式入窯,燃燒煙燻後形成紅黑相間的紋理。這些紋理變化豐富,相當受當時大戶人家的歡迎。現在也還能在鹿港老街發現燕尾磚的蹤跡喔!

紅磚的顏色是氧化鐵的含量!

黏土中含有的鐵是決定磚的顏色的原因,氧氣充足時會氧化成紅色的氧化鐵。

國際標準磚的尺寸是23 x 11 x 6公分,而現在常見的的尺寸是20 x 9.5 x 5.3公分

青磚顏色是還原反應的變化!

青磚是在燒結完成時,在「窯頂」上澆水,當滲透進去後產生水蒸氣時,使窯中產生還原燒的反應,磚頭原本的紅色變成藍黑色,就是俗稱的青磚。

氧化鋅與氧化鐵的黃色比例!

雖然燒製之前也一樣是土的顏色,但是當黏土中的氧化鋅比氧化鐵更多時,燒製出來的磚頭就會由紅色轉變成橘色、甚至是黃色。

氧化鋅含量影響的白色效果!

當黏土中的氧化鋅含量又更高時,燒製成的磚頭就會呈現白色。與市面上使用灌模的白色水泥磚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