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澤的歷史-休息之地
利澤的歷史
利澤村名來自利澤簡,而利澤簡這個地名源自平埔族噶瑪蘭人的利澤簡(Hedecanan)社,意為「休息之地」。
早期由於地理位置便利,溪南地區的商人建立的加禮宛港為宜蘭地區重要的貿易集散地,一時利澤地區的商業活絡,據說當時的鄉民鄉民皆乘駁仔(手划船,形似傳統龍舟)或鴨母船來此買賣交易,而許多日治時期的重要建築及宗教建築便設立於此,如舊農會及永安宮等,今日利澤老街的也逐漸成形。
然而70年代冬山河淤塞,1966年的冬山河截彎取直工程雖使冬山河情況好轉,卻使得利澤的繁景逐漸沒落。後於日治時期末,火車宜蘭線通車,水路沒落,不再主要幹道上的利澤逐漸被羅東所取代,也步入了其商業的黃昏期。
現在的利澤
從民國69年開始,政府為促進宜蘭地區發展,開始開發利澤工業區,當時的理念是希望以引進高附加價值而低汙染的產業為主,希望兼顧開發及環保的目標下改善當地居明的生活。然而利澤唯一曾躍居全國新聞版面的大事,是民國76年(1987)時,台塑企業打算在利澤設六輕廠, 因當地居民的抗爭而不了了之。
有趣的是,利澤與戲劇的緣分頗深,除了利澤當地的劇院外,利澤簡文教促進會成立於民國84年,由建立書香社會找到社區營造的切入點,在黃春明老師的鼓勵下於次年成立的「利澤簡文教促進會」,是宜蘭推動社區劇場的元老,由黃春明指導社區媽媽用偶戲說社區的故事,近廿年間,演出不同在地故事。而1999年成立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也於此地建立,秉持者尋找「偶戲表現於現代劇場的可能性」的理念,繼續在利澤這個有趣的地方用戲偶說出生活的故事。